我知道了
陈诚:守初心担使命勇当时代工匠
本文字数:2735

王勇

在省、市人社系统,提到我区的陈诚,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点赞她是业界的行家里手。她编印的业务书籍,已经成为全市行政应诉和退休审批工作的指导性教材,被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创新型工作”,同时被评选为全省“法治人社”建设亮点工作,荣获全省二等奖。

陈诚是区人社局社会保险科科长,在人社系统工作的10年中,从事的都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伤认定、退休审批、劳动能力鉴定、行政诉讼等工作。她将责任心和党性放在第一位,立足岗位践行“工匠精神”,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变成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行动自觉,全面展示了我区人社职工的良好形象。

一分耕耘取得一分收获

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刘红书桌上总是放着《以案说法——工伤认定指导案例精编》这本书,她告诉记者,“陈诚常年作为人社局的代理人出庭应诉,法律素养高,庭审表现非常出色,尤其这本集结了100个典型工伤案例和法律汇编的书,是我们办理行政诉讼案件的好帮手。”翻开这本书,每个案件分“案情简要、诉讼过程、争议焦点、法院观点”进行阐述,可有效避免行政执法程序和实体上的错误以及法律实施不统一的问题,警示、规范内部工作环节。

“干一行就要专一行精一行。只有把职业当事业,争当时代工匠,才能释放潜能、有所成就。”陈诚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参加工作以来,她从普通员工干起,凭着务实肯干的心态,敢于吃苦的精神,不断开拓的激情,深钻细研,打造了过硬岗位技能。她办理的“瑞泽色母粒董永新工伤认定案件”被省人社厅法制处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撰写的《系统化推进工伤认定高质量实现多方共赢》工作报告入选全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座谈会《工作经验集锦》。她对自己办理的1400多件工伤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建成了工伤认定数据库,参与的150多起行政诉讼,无一败诉;打造的“特殊工种企业档案电子数据库”让数百名破产改制企业职工顺利拿到了养老保险金;组建的苏北首家“工伤预防协会”,推行“现场互动式与持续改善式”的培训模式,为多家企业防范工伤风险百余起,直接减少经济损失数百万元;整理汇编的200份退休审批类文件,大大提高了各类群体对养老保险政策的知晓度,提高了全市退休审批工作的效率。

“社会保险科从事的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陈诚不仅用心用情,还善于总结提炼,是业务上的‘有心人’。”区人社局副局长谭习雷介绍,作为区政协“建筑业工伤保险调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她参与撰写的《为劳动者筑牢保护屏障——以盐城市亭湖区工伤保险工作为例》等调研文章被《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如何运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破解工伤维权难》等文章先后被《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职业》等国家级杂志刊登。

一份坚守为了一心服务

“我的档案材料遗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碰运气,没想到很快就找到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帮了我和工友们的大忙。”家住毓龙街道环城村的朱女士如今过起幸福的退休生活,提起往事,她还是很感慨。朱女士多年前在威特集团上班期间的职工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丢失,在陈诚的帮助下,她通过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找到了1987年12月经原市劳动局录取为集体所有制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通知书存根以及1992年-1995年的缴费依据,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

针对管理漏洞,陈诚把档案数字化管理作为夯实基础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建立改制企业电子档案库,成功帮助因改制、转业等原因遗失档案的20多名职工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

“陈科长调查研究细致入微,坚持以理以法服人,是一个真正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的人,我从内心感谢她!”8月29日,盐东镇坞港村村民陈同根专程到区人社局送来感谢信。

陈同根原是盐城市某劳务公司雇佣并安排在区内某重点企业的卸货工,去年12月25日装卸货物时不慎摔伤,造成腰椎骨裂,工伤认定及赔偿标准等问题无法达成共识。为此,陈诚第一时间到案发地和陈同根家中进行调查取证,坚持以协调为主,最终促成三方签订调解协议,达成和解。在了解到陈同根家庭困难后,陈诚还自费送上慰问金。“困难是暂时的,有党的好政策,有党委政府的悉心关爱,将来的日子会好起来的。”这番知心话让陈同根暖在心里,更写在了感谢信里。

数年来,针对工伤职工维权难的问题,陈诚摸索出“联合办案+调解”模式,在群众维权初期,就商请总工会、仲裁院、监察大队、社保中心等部门,对企业和职工的工伤争议进行调解,缩短职工维权时间,减少职工维权成本,工作至今成功调解工伤案件300多起,为职工争取工伤赔偿费用累计达5000万元。

“群众看人社,关键看服务,服务好坏就是人社干部群众工作的试金石。”陈诚担任科长以来,理顺各种业务关系,创新便民举措、简化办事程序,构建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快了办事流程,保障了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秉承服务为上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行“容缺办、就近办、马上办”,设立来访登记簿,实行一次性告知制,用群众语言编写案例宣传政策、办事流程,让群众一看就知道、一问就清楚、一听就明白。每年接待群众4000余人次,办结工伤认定300余件,审批退休职工档案1500余份,无一差错,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一腔热诚化作一股动力

为了妥善处理工伤案件,最大化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陈诚经常在周六周日与同事一起去走访服务企业,调查相关证人;为了提高退休审批效率,她去苏南地区考察学习后,利用休息时间,对全区未到龄的职工档案进行“抢救式审核”,形成数据库备查;为了高质量完成各项交办任务,她主动对接上级各部门,实时跟踪各种数据……

“社保科的灯在晚上经常亮着,我们巡夜值班的时候也都会去看看陈科长要加班到几点钟。”办公楼物业保安处的周队长告诉记者。

工作的辛苦劳累可以克服,但让陈诚愧疚的是对女儿的照应不周。6周岁的女儿正上幼儿园,因为好多工伤发生在外地,需要经常出差,有时一走就是一个星期,女儿只好委托邻居或亲戚帮忙接送。甚至在女儿出水痘的时候,她和先生因为工作忙都没有请假陪伴,而是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让女儿一个人独自在家休息。为了多陪伴照应女儿,班上工作忙不完,陈诚就把材料带回家,等女儿睡熟了,再忙自己的工作,直至深夜……

工作至今,陈诚始终把自己的党员身份放在首位,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会保险岗位为平台,在业务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做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的“举旗人”,先后受到省、市、区各级部门表彰数十次,连续5年获区委组织部嘉奖“优秀”;连续4年带领所在科室获全区人社系统“先进集体”。个人先后获得盐城市最美职工提名奖,全区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先进个人,敬业之星、五一标兵等荣誉称号。

区人社局局长周亚民表示,今年初,该局开展了“多一点雷锋之心,多一点真情实意,多一点将心比心,多一点设身处地”的“四多服务”品牌建设,陈诚是其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之一。她以担当尽责践行初心使命,在平凡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彰显人生价值,值得更多人社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