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措施硬碰硬 效果实打实
——全区农村各地大力实施“清洁乡村”行动靓影
本文字数:1257

孙成栋 刘玉明

图为南洋镇洋湾村一角。      孙成栋  摄

12月1日上午,寒冷的天气挡不住黄尖镇花川村河道保洁员的热情,几个人撑着小船,仔细清理着河道上的水藻、落叶等物,确保水面清澈、河道畅通。

近年来,我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围绕打造美丽宜居的“清洁乡村”,坚持整区推进,突出治厕、治脏、治污、治乱、治路、治绿等重点,充分集聚政府、社会、村民的合力,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机制、新路径、新方式,高质量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

狠抓“关键点”

立足农村实际,我区将生活垃圾和粪污治理作为“关键点”。坚持“点线面”并重,建立起“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率达100%,并全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今年新建改造农村公厕10座,乡村旅游厕所新建2座。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垃圾处理效能,我区今年还专门购买了50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车,为五个镇集中更换机械化作业车辆。新车辆功能先进,采用了高端的生产制造工艺,改善了旧车外观不佳、密闭性差,导致污水渗漏造成道路二次污染的现象。环卫工人经过短期培训后就能熟练操作,显著降低了其劳动强度。

重抓“突破点”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度成为一些镇村的难题。为此,我区将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突破点”,投资1.3亿元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又投资约2.88亿元为高速圈生态廊道内南洋镇、新兴镇23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进行全量收集处理。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支管网315公里,建设微动力站点51个、提升泵站14座,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

套管网行政村居全覆盖。今年已疏浚整治河道35条,建设生态示范河道20条。“目前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80%,各村内均无黑臭水体,河道‘两违三乱’问题全部整治到位。”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强抓“主攻点”

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板块,我区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一直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条块联手发力,将农业废弃物治理作为“主攻点”。目前,全区小型以上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66%,化肥用量比2015年削减6.5%,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81.1%,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7.9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53%,种植大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5%。

“近年来,区里的秸秆收贮政策不断优化,进一步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送往我们这里的秸秆明显增多,时常出现排队销售秸秆的现象。”江苏国信盐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经理刘海林介绍,为提升该公司秸秆利用量,区政府给予252万元的资金扶持,用于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技改完成后,秸秆利用量由每天100吨,增加到最高峰时每天300吨,大幅提升了秸秆处理能力,也为“兜底”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添了一把力。

硬碰硬的治理举措,产生实打实的丰硕成果。在一系列精准、精细、精当之举的推动下,我区农村环境实现全方位提升,处处呈现河畅路洁、天蓝地绿、风清气爽的美丽景象,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享得久的惠利,也为“生态亭湖”建设增添了一个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