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发挥产业优势 紧扣“高精尖缺”
全区引进高层次人才400多名
本文字数:1267

本报讯  11月9日,在江苏同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悬挂式智能喷涂烘干流水线正在高效精准地作业,抓紧赶制新一批的产品订单。“盐城地处黄海之滨,自然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都非常好,各层各级对我们的服务也是无微不至。我相信亭湖是我们大施拳脚的最好舞台。”在谈到选择来亭湖发展时,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清华大学博士董明宇说。

董明宇博士是我区引进的高端人才,是控制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家,主攻离散型和流程型生产全过程智能制造方面技术。2016年底,他率整个研发团队加盟同和公司,还将拥有清华大学发明专利成果的“汽车涂装敏捷制造智能化车间”等核心技术同步落地,为我区加速智能制造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近年来,我区紧扣“两海两绿”路径、“五双”战略,坚持以“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为统揽,深入推进“亭湖英才集聚计划”“515引才计划”,重点集聚各行业优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切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 集聚高端人才,产业支撑是关键。”基于这一理念,我区充分发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势,紧扣“高、精、尖、缺”,通过“产业+项目+人才”模式,着力在打造“产业集群”中形成“人才集群”。先后引进院士18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50 名,行业领军人才304名,入选省“双创团队”3个、省“双创人才”46个。

日前,亭湖“515”招才引智签约活动在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举行,近百名高层次人才应邀参会。会上,我区部分企业家代表与上海理工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我区设立在该校的“515”引才工作站揭牌。

为进一步丰富招才引智渠道,我区不断加大“政、产、学、研”合作力度,以“一校一院一所一合作”方式,搭建人才一体化发展平台,先后与中科院的8个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建成清华国家工程实验室等20多个“国字号”平台、中澳土壤修复研发中心等12个“国际化”创新联盟。“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抓未来。打造高质高效的高层次人才通道,是我们当前重点攻坚的发力点。”区人才条线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区还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持续强化本土人才队伍建设。紧扣“一行业领域一人才计划”,持续推进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乡土人才培育工程、社会事业名家集聚工程。先后培养星级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63名,本土企业家仇云杰、陈雨峰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刘怀平入选省“十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作为江苏高和智能装备公司负责人,陈雨峰在市、区相关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下,公司年产值由创业初期的85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5亿元,并于2015年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我们将继续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围绕智能装备行业优化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智能制造新跨越。”陈雨峰表示。

据了解,我区还在市“515”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亭湖“集聚人才八条激励政策”,突出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项目的支持,提高对名师、名医、名家等专门人才和大学生的补贴,吸纳各方英才到亭湖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共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1亿元,累计向177个人才项目发放资助资金近2亿元,发放购(租)房、购车、交通补贴等各类补助3600多万元。

(颜进  浦立娜  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