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7个诊断检测试剂和1个药物获批上市——
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取得阶段性进展
本文字数:1777

罗沙  姜琳  董瑞丰  季建明

有效药物是防控疫情的制胜武器,重症救治是降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有7个诊断检测试剂和1个药物获批上市,部分药物筛选与治疗方案、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等取得阶段性进展。

部分品种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对疫情的防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展备受关注。从新冠肺炎疫情伊始,我国已第一时间启动疫苗研发工作。1月7日,中国科研人员就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及时向全世界公开全部信息,为疫苗研发奠定基础,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好评。当前部分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2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新冠病毒是一种人类首次面对的新型病原体,研发疫苗的难度和周期可想而知。同时,疫苗作为一种直接用于健康人的医疗产品,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也已投入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11日在日内瓦表示,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张新民表示,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及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为确保疫苗尽早研发成功,我国并行安排多条技术路线,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疫苗研发。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全程跟踪,一线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多个品种、多种实验齐头并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在发布会上说,团队承担的是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将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全力加快研发速度的同时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力争让疫苗早日上市。

部分药物初步显示临床疗效并上市

在武汉十余家医疗机构,一种名为“瑞德西韦”的新药正进行临床试验。科研人员密切关注和记录着已入组的患者的康复状况。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临床观察,通过中西医结合,轻症患者恢复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

在多轮筛选的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聚焦到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并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部分临床救治建议已经纳入诊疗方案。”张新民说。

2月15日,浙江省海正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法维拉韦”(原名“法匹拉韦”)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在疫情期间全国第一个批准上市的对新冠肺炎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将对疫情防治发挥重要作用。疫情前期,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法维拉韦”在体外研究中显示对新冠病毒有效。同时,在深圳开展的临床试验表明,经接受“法维拉韦”治疗的70名新冠肺炎患者已初步显示了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据国家卫健委2月19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治疗方面,在试用药物中,增加“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和阿比多尔(成人200mg,每日3次)”两个药物。

更多新技术显现效果

自中日友好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整建制搬到武汉,从2月1日到现在,半个月来团队已能开展几乎所有的对呼吸衰竭的诊治技术。在武汉部分医院,独立院区被开辟出来,作为专门收治重症和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各地驰援的医疗队队员覆盖了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携手全力救治患者。在总结救治经验的基础上,医疗专家还专门形成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诊疗的方案,提出了加强使用有创呼吸机等一系列方法。有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突然转为重症和危重症,被认为是体内突然出现“炎症风暴”,即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造成对自身的伤害。能否及时阻断“风暴”?一些潜在药物开始临床试验。“正在筛选一些老药。”周琪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做了14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试验,目前正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大概有100余位病人入组。

眼下还有哪些管用的新技术?张新民介绍了两项目前临床效果良好的研究:一是采集治愈患者恢复期血浆,用于重症患者治疗;二是开展干细胞技术在重症救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处于恢复期患者的血浆中存在大量保护性抗体。”张新民说,截至目前,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多家医院对11位重症患者进行这一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张新民说,经过严格的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及严格的质量检定,干细胞产品在遵照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若干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也初步显示安全有效。